有些家長很開明,小孩長大了就適時放手,然而並不是所有家長都如此。

因此,心理師在這集Podcast中分享了小孩與家長之間的界線,在各個成長階段中應該有的模樣:

  • 幼年:父母應該建立規則與原則,並要求小孩遵守。對於小孩的界線應該是:允許小孩有自己的想法、感受、愛好,並予以尊重。
  • 青少年:父母應該開始放手,讓小孩發展自己的人格,而不是父母每天都在教育孩子「長大要做什麼、成為怎樣的人才是對的」。對於青少年的界線應該是:父母需要保護孩子的安全,因此除了安全以外的生活瑣事(: 要吃什麼、要幾點睡覺…),應該要尊重小孩自己的決定。
  • 成年:父母應該要把成年的子女當成年人看待了。界線就如同大人與大人的界線一樣,你不會對身旁的大人做甚麼,就不要對子女做什麼,因為他們已經是成年人了。

 


 

主持人後來跟心理師對談,聊著為什麼做父母的這麼難放手。心理師說:

 

父母輩的有個思維:父母永遠是對的。

從你很小的時候他們關心你的方式就是一直你出門要去哪,要去找誰,平常在幹嘛,以至於只要他們思維沒變,這就是他們認定的關心你,或說愛你,的方式。

因此倘若哪天你突然要捍衛自己的界限(隱私),不給他們問,他們還會生氣哩,口口聲聲說就是要關心你是在幹嘛…之類的。甚至有些家庭,就算小孩成年了,子女自己為自己做決定,卻沒有經過父母同意,父母也會大發雷霆呢。

但界線還是很重要的。就像你不會回答朋友問你的「任何」問題,你也可以不回答父母問的所有問題。很多子女在想到要面對父母時,即使什麼都還沒發生,腦袋裡卻轉了幾百遍「等一下可能會被問甚麼」等等的想法,或是收到父母的訊息就不自覺發火,這就是你跟父母還沒有健康的界線所造成的。

界線要怎麼設立呢?其實就是兩個成熟的大人的互動就好了。

你的朋友不會對你做什麼事,就不需要讓自己父母對你那麼做。在覺得不舒服的時候,就守住自己的底線,不要讓他們跨越。好好跟父母陳述自己的想法、感受,不用去質疑或批判他們的管教方式,畢竟你的目的不是要給他們育兒教育,而是守住自己的界線,請他們學習尊重你、接受你會有自己的想法、自己的決定、並且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

最後心理師建議大家,在快要爆炸的時候,試著深呼吸,並且讓自己感受自己的感官、感受周遭環境、感受周圍的聲音、感受空氣的味道、感受自己的觸覺和味覺…這能幫助自己跳脫出快炸掉的情緒,重新站穩腳步

 

以上內容取材自 LifeKit Ep.504 < Parents are people, just like you. Here's how to have an adult relationship with them >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r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