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,愛子心切,為人父母的無一不想看見兒女們茁壯的樣子。

然而在某些時候,父母的呵護過了頭,也許是太早強迫孩子長大,也許是遲遲不將孩子放手,過度的關心加上錯誤的育兒方式,讓無數的孩子們失去了本應屬於他們的童年、生涯規劃、甚至將人生或性命都賠上的悲劇接二連三的發生。身為精神科醫師的作者,援引許多接觸過的案例,以及越來越被社會關注的「繭居族」文化,帶大家一窺失控的家庭面貌。

 

小孩們,受了什麼傷?

在這片黃昏樂園中,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小孩們:

  • 有些小孩從小被控制,無論是出門時機、穿著打扮、或是交友狀況(你要跟XX當朋友,你要遠離OO),都被父母嚴厲的管控著、支配著
  • 有些小孩沒有自己的隱私,從小就被隨意地翻閱自己的房間、書包,甚至到長大後父母還瞞著子女打備用鑰匙,私自到租屋處「參觀」,被質問時父母卻振振有詞地說這還不是為了小孩的整潔好...
  • 有些小孩沒辦法擁有自己的夢想。相較於「自己想做甚麼」,父母似乎認為有上相的職業、配偶更為重要。小孩的喜好完全不予尊重,畢竟「我是為了你好,以後當醫生賺大錢你就會感謝我了」
  • 有些小孩不明白自己哪裡做錯、為什麼要一直被罵,殊不知自己只是父母的出氣筒罷了
  • 有些小孩從小就得捨棄自己的靈魂與意識,因為他們知道,當個「乖」小孩才能免除沒食物吃或是無端挨罵的危機

 

大人們,為何失控呢?

盤點大人失控的理由,無一不讓人生氣:為了滿足在親戚面前的虛榮心,大人們強硬地更動小孩的志願序或命令其繼承家業;因為自己有未圓夢的遺憾,強硬地將夢想寄託在小孩身上;因為在職場上不順,將怒氣置換(俗話說的牽拖)在小孩身上。

作者寫到,種種失控的行為,都可以歸咎於「父母的私有意識」。

父母將小孩視為私有物,因此覺得能對其使喚、控制、或支配;父母將小孩視為私有物,因此相信無論自己用什麼方式管教,都是正確的,且外人皆無權干涉;父母將小孩視為私有物,因此擅自左右小孩的婚姻與時間(以為小孩是芭比娃娃嗎?)....因為各種不適切的育兒方式,造就一個又一個悲劇的小孩誕生。

書中有個例子寫道,因為婆婆不斷訴說「想抱孫」的意念,讓案主跑遍不孕診所,經過人工受孕、懷胎十月,終於將寶寶生下來。然而為了懷孕,案主犧牲了時間、升遷的機會,等小孩長大之後,最常責備小孩的就是:「你知道我為了你犧牲了多少嗎」、「要不是為了生你,我早就....了」。小孩被灌輸媽媽損失的一切,都是因為他的出生,彷彿他的存在就是個錯誤。但,平心而論,究竟是誰該為此負責呢?

 

小孩受傷後,怎麼樣了?

在一連串家庭悲劇中,最難過的事莫過於「無法逃離父母」了。倘若遇到騷擾的老闆,只要狠下心遞出辭呈,便可遠離苦海;若是遇到恐怖情人,也只需分手即可解決。可是親子關係並無法說切斷就切斷,一通電話、一次年夜飯,都被迫要建立連結,更何況是沒有經濟能力的孩子,所有食物與居住安全都必須仰賴父母,又該如何反抗呢?

於是小孩生病了。憂鬱。暴躁。將無法宣洩的怒氣轉移在無干的人上(許多霸凌事件的雛型)。抑或是想像自己的手腕,是那無法傷害的父母的手腕,一刀一刀傷害自己以洩恨。

書中舉一個例子,在缺乏讚美的家庭中,父母習慣性挑剔、責備,小孩從小學到「爸媽不開心都是因為我不好,如果我乖一點,當個乖小孩,他們就不會不開心了」,長大後除了擅長察言觀色之外,更容易因為外界的眼光,將所有的批評與家庭記憶結合,締造出「都是因為我不好,才會....」的認知。然而,經過抽絲剝繭,作者看到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因為父母的不當管教所造成的。

 

道理我都懂,但以後要如何與父母相處呢?

痛苦的小孩們,在聽聞其他同儕中和諧家庭的相處故事後,心中不免會堆積起不滿與怨恨,而這股怨恨卻無處抒發。

向父母反抗多半只會引來「我做這些還不是為你好!」不但不會道歉,反而會引起否認與更多憤怒。

在一個案例中,女兒因為受不了母親的嘮叨與控制,從出社會後就與家裡斷絕聯繫了。數十年後,母親生病住院,女兒想藉此重修舊好。卻發現陪伴時間久了,母親的嘮叨、控制又出現了,甚至將控制的手伸向女兒的小孩,令人不寒而慄。

離開吧,作者說。

若是父母沒有意識到他把私有意識加諸在小孩身上,無論小孩順從、聽話、反抗、甚至形成暴力,都無法喚醒父母的。因此,憤怒的小孩們,離開吧,在父母自己意識到做錯什麼之前,是無法期待能有道歉、或是平反的。唯一能做的,是將自己照顧好,堅持自己的選擇,快樂而幸福的生活著。

同時,許多小孩在意識到「原來自己的父母並不是完美的」時,會很難接受這個事實,甚至難以面對先前被父母控制所產生的憤怒。在這邊,作者說道:「除了你之外,也有許多人曾經對自己的父母感到憤怒。(對於父母的過度管教),身為孩子的你完全沒有責任,會憤怒其實是很正常的。」試想像你在分組報告時跟組員吵架,不正是為了爭出個公道,換得對方的道歉或自己被說服嗎?然而,面對不會承認自己有錯的父母,這些憤怒是永遠得不到回應的。因此,擁抱那份憤怒吧,就讓它存在你心中,不需要強迫自己排解掉也沒關係的。

 

「宛如密室的家庭悲劇」

最後一章節中 從作者援引的社會案件中,我們可以看見父母的過度管控,會造成多大的影響。

將孩子視為私有物的父母,覺得要為小孩的人生負責,進而有無數不合理的管教。反抗無效的小孩們,眼見無論是找到何等工作、考到學校,父母永遠會有意見,便捨棄自我,放任自己無所事事(繭居族的前身)。無法對自己父母憤怒的孩子們,長大後就算明知道「以後不要當這樣的父母」,卻對自己親生小孩做一樣的行為,讓悲傷的故事在社會中不斷循環。

許多繭居族的父母,在諮商時都說著同樣的煩惱:「不能留下孩子先離開,可是我終究會比孩子先死去,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....」。健康的教育是讓小孩在青春期學習獨立,在出社會後學習對自己人生負責,一味的將小孩的人生視為自己的責任,就是將孩子視為私有物的行為。(小孩是人,不是你的養成遊戲)

無法認知到「自己跟小孩是不同個體,應當有不同人生」的家長,永遠會理直氣壯的說:「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他好!」即使小孩已經成年、成家,依舊耳提面命,將自己信以為真的價值觀一而再,再而三地灌輸給自己的小孩。

最後,引用一句推薦文中的話:「有的父母,吝於鼓勵,但慣性貶低。把孩子的自信打趴在地,是能讓孩子的將來多順利?」希望我們所愛、所想保護的小孩們,都不需再背負父母的期待,蒙受無端的傷害。


本文是《都是為你好,難道我會害你嗎?》(大好書屋出版)的閱讀筆記

書中作者帶出許多案例,見解直白而到位,非常推薦給想多認識自己,多認識伴侶,以及想避免小孩踏入這趟悲劇輪迴的你。

DSC_0102.JP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閱讀 情緒勒索書
    全站熱搜

    r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